有些患者年年都定期體檢,最后還是突然就檢查出了晚期胃腸癌。這到底是為什么?難道是以前的體檢沒用嗎?當然不是,出現(xiàn)這種狀況,一般都是因為以往沒有做一個非常關鍵的體檢項目。
例如今年年屆六旬、卻不幸被檢出直腸癌晚期的施大爺就是如此
近些年,年屆六旬的施大爺從山東老家來到廣東給施女士帶小孩,有老爸的一臂之力,施女士備感輕松。由于父親已是花甲老人,因此施女士對父親的健康尤為關注,每年都會定期帶父親體檢。前段時間,想到施大爺本就到了年度體檢時間,加上疫情有所緩解,施女士提出帶父親去體檢。說到要體檢,父親不經(jīng)意地表示近十天左右出現(xiàn)大便有血的癥狀。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一向注重健康的施女士聽到這句話后,心想老爸肯定身體出毛病了才會有癥狀。隨即,施女士通過“惠陽三和醫(yī)院健康管理中心”微信公眾號了解60歲以上老人的體檢套餐,針對老年人需做什么樣的檢查項目詳細地做了一番功課。7月21號,施女士和施大爺選擇來到了三和醫(yī)院健康管理中心,直奔主題地告知健康顧問沙醫(yī)生安排全面檢查的項目,尤其是胃腸方面的檢查。沙醫(yī)生表示像施大爺這種有便血情況的,胃腸鏡是重點檢查項目,需要排除是痔瘡、腫瘤以及其他病變。常規(guī)檢查完畢后,到了施大爺做胃腸鏡的日子。當內鏡中心許國華醫(yī)生進行腸鏡操作時,發(fā)現(xiàn)施大爺直腸距肛門口約15cm處見一菜花樣腫物環(huán)腸腔生長并阻塞腸腔,腫物表面見糜爛,淺潰瘍、大量黃白色分泌物及壞死組織,質脆,其基底僵硬,有自發(fā)性及觸之易出血,高度懷疑直腸癌表現(xiàn)。不出所料,經(jīng)取活檢送病理診斷提示:管狀腺瘤癌變,中分化腺癌伴局部粘液湖形成。遺憾的是,施大爺?shù)那闆r屬于直腸癌晚期,錯過了內鏡下微創(chuàng)手術的機會,僅能通過外科手術解決。
健康管理中心沙醫(yī)生表示,如果施大爺提前一年做胃腸鏡檢查,可能結果都不至于這么嚴重。胃腸鏡檢查是胃腸腫瘤早發(fā)現(xiàn)早治療的重要手段,是40歲以上人群的一項重要體檢項目。很多人覺得胃腸鏡檢查很麻煩和痛苦,但隨著技術的進步,無痛胃腸鏡檢查可以解決人們的擔憂,完全可以讓受檢者輕松舒適地完成檢查。
“年年體檢,都沒想過做胃腸鏡,去年我就應該給老爸檢查這個項目,不然結果都不會這樣。”后悔莫及的施女士禁不住攥緊拳頭,恨不得時光可以倒流!
看到這里,我們都明白了,施大爺雖然年年體檢,但是往年都沒有做胃腸鏡檢查,所以導致腸癌發(fā)展到晚期才被檢出。
那么,胃腸鏡檢查對于胃腸癌到底有何意義?什么情況下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呢?
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胃腸癌。胃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,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,由于其發(fā)病多較隱匿,多數(shù)病人出現(xiàn)明顯癥狀時已屬于中晚期。
但是,胃腸癌并不是突然就進展到了中晚期的。在此之前,其還有一個較長的早期及癌前演變階段。據(jù)研究,絕大多數(shù)的胃腸癌都是由胃腸道的息肉病變而來,并逐漸向早期、中期、晚期進展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還是息肉,甚至已經(jīng)進展到早癌的階段,多數(shù)都是沒有明顯癥狀的,因此導致很多人放松警惕,一直任其發(fā)展,待到癥狀出現(xiàn)時再就醫(yī)檢查,這時往往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到了中晚期。雖然息肉和早期的胃腸癌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(xiàn),但在胃腸鏡下卻無所遁形,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病變所在,并及時治療處理,避免其進一步發(fā)展。
因此,如果能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,完全有機會在息肉及早癌階段發(fā)現(xiàn),從而通過及時治療處理阻止其進一步的嚴重病變。那么,是不是人人都要去做一下胃腸鏡檢查呢?當然不是人人都需要,但是,如果你符合以下6條中的一條以上,就有必要做胃腸鏡檢查了:
01、年齡40歲以上者;
02、飲食不規(guī)律,高脂、辛辣等不良飲食習慣者;
03、不明原因貧血、消瘦者;
04、常有腹痛、腹脹等不適癥狀者;
05、便秘或排便習慣改變,血便,粘液便者;
06、家族中有癌癥病史。
咨詢熱線:3800380/3800263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