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中旬,28歲的陽女士(化名)經(jīng)過一天一夜的陣痛煎熬后,終于于入院第二天的早晨,迎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。家里添了新成員,一家人自然開心得不得了,但孩子剛與這新奇的世界“Say Hello!”的第3天,就遭遇了意外…
那天中午,醫(yī)院愛嬰?yún)^(qū)病房走廊突然傳來家屬急促的呼喊:“護士、護士、我家寶寶喝奶嗆著了,你快過來看看啊!”聽到家屬的呼救,值班護士快速跑至病房,只見寶寶憋得滿臉通紅上不來氣,媽媽在一旁急得手足無措,不?奁A私馇闆r后,值班護士快速抱起孩子側身拍背,拍了十來下后背,孩子哇一聲吐出了奶順上了氣,但聽孩子的呼吸聲仍有喉鳴音,于是護士又抱起寶寶快速跑到處置室去吸痰,隨著娃娃一聲響亮的哭聲,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。孩子脫離危險,嚴密觀察一個小時,待指脈氧正常后,送回了媽媽的身邊。
過后,每每想起那驚險一幕,這對新手爸媽仍感后怕不已,所幸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由護士實施了正確搶救措施,才算有驚無險。出院前,邊照顧孩子邊收拾東西忙得團團轉的孩子媽媽,還不忘執(zhí)筆給當時搶救孩子的護士姐姐留下感謝信。
通過寶媽簡短的描述
讓我們認識認識這位媽媽
口中的最美護士姐姐
親愛的張佩詩護士:
非常感謝您在我住院期間對我的照顧,還有對小寶寶的照顧,張護士是一個對待事情非常認真謹慎的一位護士,記得我在住院期間的一個中午,由于家里人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沒有抱起來喂,所以寶寶發(fā)生了嗆奶,當時我們都非常緊張,不知所措,幸虧張護士的及時到來為寶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后,寶寶并無大礙,在住院期間張護士對我們也是非常的照顧,在我們對一些問題存在疑問時,張護士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對我們的問題進行相關的解答,現(xiàn)如今我和寶寶也順利的出院了,在此祝張護士:身體健康、工作順利、事事順心。
據(jù)寶媽描述和護士回憶,由于孩子父母是新手爸媽,對如何照顧新生寶寶倆人都很蒙圈,以致喂食孩子時方式不當發(fā)生嗆奶。
寶寶的胃不像大齡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,而是呈水平位,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,存放食物少。另外,由于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,賁門比較松弛,關閉不緊,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,導致吐奶,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如不及時正確處理極易導致窒息發(fā)生。
對此,小編給新手爸媽整理了
這樣一份安全喂奶小tips
01、喂奶量要適中
喂奶量不宜過多,間隔不宜過密。
02、45°斜抱孩子
盡量抱起寶寶喂奶,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°左右的傾斜狀態(tài),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,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(fā)生吐奶的機會。
03、給寶寶拍背
防止新生兒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寶寶拍嗝,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,輕拍寶寶后背,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,再把寶寶放到床上,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。有時候任寶寶怎么拍隔,寶寶還是沒有隔打出來,家長也不用擔心,一般先抱半個小時,然后再把寶寶放到小床上。
04、吃奶后側臥一會兒
吃奶后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,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,平躺的時候吐奶,奶水很容易從鼻子里出來,這個時候,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幫寶寶清理鼻腔,很容易造成寶寶呼吸不了,造成危險的事情發(fā)生,因此新生兒吃完奶后應當側臥一會兒,然后再改為仰臥。
那么,新生兒吐奶后,什么情況下需要看醫(yī)生?只要寶寶沒有表現(xiàn)出不適,也沒有減少體重,或者出現(xiàn)大量頻繁嘔吐、顏色發(fā)綠、哭鬧咳嗽等等異常現(xiàn)象,就不必看醫(yī)生。但寶寶吐奶后的精神狀態(tài)和身體狀態(tài)卻是需要多加留意的。在嘔吐得到緩解后,如果寶寶還有精神不振、只想睡覺、情緒不安、無法入睡、發(fā)燒、肚子脹等現(xiàn)象,則可能是生病了,需要及時就診。
|